稍早,粉丝们等待多年的《空洞骑士:丝之歌》终于在Steam上线,全球玩家马上涌入这个充满神秘气息的虚拟世界。目前在Steam平台上,游戏全语系总好评率高达91%,英文、俄文、西班牙文等多语言版本更是收获了95%以上的“好评如潮”。但在这片赞誉声中,简体中文区只有“褒贬不一(53%为好评)”的评价显得格外突兀,四千左右条评论里藏着玩家们真实的吐槽与期待。
上述评价差异的背后,是简体中文玩家对于游戏的三大不满。其中,最受诟病的当属翻译问题。不少玩家反映,NPC对话和主角大黄蜂的内文充斥着刻意别扭的文言文表达,让习惯现代白话文的玩家觉得晦涩出戏。有玩家举例,明明是简单的任务提示,却被译成“此路荆棘密布,非精于腾挪者难越”,战斗中还要分心破译文字,严重影响沉浸感。
另外,上市首日由于没有开放预购和预先下载,全球玩家集中涌入导致Steam系统崩溃,不少简中玩家卡在某个界面长达数小时,眼睁睁看着别人已经开始探索,自己却只能对着加载界面刷新。有玩家调侃:“等了五年,结果第一天在Steam付款页面丝滑了两小时。” 这种发行策略的疏漏,让期待已久的热情瞬间被挫败感取代,不少人在评论里直言“对独立团队的技术准备感到失望”。还有,游戏的难度曲线也被部分玩家提到,不过这一点见仁见智,高难度挑战正是系列魅力所在,只是对新玩家不够友好而已。
面对争议和差评,开发团队Team Cherry的反应还算及时。营销负责人Matthew Griffin回应已注意到简体中文玩家的反馈,未来几周会优化翻译内容。这个表态让不少玩家看到希望,也让Steam八月新推出的“语言专属分数”系统凸显价值,将不同语言评价分开统计后,其他地区玩家能看到91%的总体好评情况,简中玩家的真实反馈也能被精准传递给开发者,避免了过去“负评轰炸”影响全局判断的问题。
如今打开《丝之歌》的Steam页面,不同语言区的评价像一面多棱镜,折射出全球玩家的不同体验情况。对Team Cherry(游戏开发商)来说,这次争议是提醒大家:在全球化发行的时代,本地化不只是语言转换,更是文化适配。有些差评其实是希望游戏变得更好的另一种表达。无论如何,能让开发者快速响应并承诺改进,就是好事!